学习培训
首页 > 马稷街亭失守的原因(街亭失守的真正原因其实很复杂)

马稷街亭失守的原因(街亭失守的真正原因其实很复杂)

街亭失守的真正原因很复杂,马谡的战略很宏大,失败的原因很特别。

诸葛亮是我国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军事家,他一生运筹帷幄,长于计谋,在我国民间都有很多传说。

像诸葛亮的空城计,草船借箭等等。几乎是家喻户晓。但是诸葛亮一生也犯过错,而且犯的还是大错,就因为他一念之错,后来再也无机会去弥补了。以致于蜀汉在三国中的地位慢慢的衰败下去。

这件事发生在公元228年,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之时,当时,为了那次北伐诸葛亮准备了很久,因为在当时的三国,形势对蜀汉相当有利。

因为曹魏的曹丕在曹操死后,废了汉帝自立,曹丕死后,曹睿继位,但是曹氏毕竟是篡位新立,天下很多人心中还是很不服的。所以国内政局比较动荡。再加上曹睿登基后。举兵伐吴,但却遭到东吴的顽强抵抗。

讨伐东吴的失败却消耗了魏国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引起国力衰败。此时蜀汉的诸葛亮瞅准机会,发起第一次讨伐魏国的战争,可以说是以逸代劳,形势对曹魏是相当不利的。

当时诸葛亮兵分3路,有2路以攻为主,一路专门伏击曹魏的援军。赵云和邓芝率兵为第一路大军,兵出斜谷道,专门吸引曹魏主力。

第二路由诸葛亮自己和魏延率领,兵进陇右,诸葛亮此次进兵并不是想一举攻克长安,而只是想对曹魏进行蚕食,先攻占其陇右三郡(天水、南安、安定),然后以富馀的益州为基础,以汉中为中心,逐步向北进行扩张。

而攻占陇右三郡时,曹魏必然派军队来援,但是曹魏的援军想要支援陇右三郡,必须经过街亭。

所以,诸葛亮派了马谡和王平率领第三路人马进军街亭。街亭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是个易守难攻的要塞。

因此诸葛亮当时自认为战斗一打响,必然能成功的攻占陇右三郡的。当时的第一路大军赵云,兵出斜谷道后,闹出的动作还真大,曹魏大军倾巢出动,由曹真率领浩浩荡荡向赵云所部杀来。

当时赵云见曹魏一下子出动这么多军队,也出乎意料之外,只好率兵急速撤退,沿途为了防止魏军一路追赶,赵云派人放火烧了赤崖北面100多里地栈道。

最终才甩脱追兵。而赵云的举动将曹魏主力全部都吸引了过来。使得诸葛亮的第二路大军畅行无阻,很顺利的进入陇右地区。向三郡发起进攻。

而诸葛亮派的第三路人马由马谡率领迅速进入了街亭,但是问题就出在马谡这一路大军,历史上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用错了人,认为马谡没有什么军事才能。其实不全是这样的。

马谡那次的军事失败并不是因为他缺乏军事谋略,而是败在了他没有实战经验上。据说马谡当时兵进街亭后,对街亭的地理位置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本来诸葛亮是叫马谡带人守住进入街亭的路口的,但马谡进入街亭一观察发现:街亭在一个山谷的谷底,如果自己驻兵旁边的高山上,居高临下,把曹魏军队放进街亭然后封住路口,来个“关门打狗”岂不是更妙吗?

于是他力排众议,屯兵于高山之上,当时作为军队副领队的王平也曾提醒他,当心敌人将他反包围。

但马谡没有听,不过为了保险,他让王平率一队人马驻在高山附近一隐敞之处,好遥相策应。

当曹魏的军队开到街亭后,领兵的是曹魏名将张郃,他一眼就看出了马谡的军事意图,于是率大军进入街亭,另外派一队人马守住路口,并很快将那座高山团团围住。张郃下令属下只围不打,他知道强行进攻,敌人居高临下,自己肯定吃亏。

而只围不打,蜀汉军队时间一久必须断水断粮。但是马谡当时却没有想到这个令他后来大败涂地的关健因素——水。

因为马谡是湖北荆州人,那里的高山丘陵到处都有水,他以前随刘备征战也基本上在那一带,所以对于街亭这边的地理情形一点也不清楚。所以最终因为军队严重缺水,不得不强行突围。

在突围时,遭到了以逸待劳的曹魏军队的围堵追杀,蜀军大败。幸得王平引一支人马赶来策应,才免遭全军覆灭之灾。马谡兵败退走后,街亭失守,魏军源源不断开进陇右三郡。

诸葛亮一看大势已去,只得引兵撤退,第一次北伐就这样因马谡的街亭失守而失败了。事后诸葛亮因此事“挥泪斩了马谡”。但是如果马谡当时在那高山之上发现了一眼旺泉,让部队有足够的饮水供应,那么街亭之战的胜负就难定论了。

展开剩余60%内容 »

马稷街亭失守的原因(街亭失守的真正原因其实很复杂)的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