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培训
首页 > 道德经中水的品格包括的特征(关于水的品德和智慧概括)

道德经中水的品格包括的特征(关于水的品德和智慧概括)

很多人认为老子的思想很难懂,而且他的无为思想,总给人一种消极避世,与世无争的感觉。有些朋友就说,如果我们都像老子所提倡的,去做一个无为的人,那社会如何发展进步?

其实,这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读。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并非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要过度的人为甚至是妄为,而要尊重规律,讲究时机。这是一种真正的为人处事的智慧。

为了能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老子的思想,今天我们讲《道德经》中的水的七个品质,读懂了水的品质,就读懂了人性的规律,从而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经营自己的人生。

在《道德经》的第八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居善地

保持低姿态,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上,低调处世,保持谦卑的心态。

尤其是领导者,在高位者,你本来的地位在别人眼里就是高的,如果你再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目中无人,一定会招来别人的记恨。

所以,与人交往,要尊重别人,谦卑一些,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要勉强别人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不要给别人带来压力与威胁。

我们看那些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很早就懂得这些道德,越成功,越谦虚,越低姿态, 于是别人愿意跟着他,他就成功了。

2.心善渊

渊,是指深渊,它的特点是深沉而安静,容纳百川。

做大事,有非凡成就的人,都有这个特点,即使他内心的压力非常大,表面依然能宠辱不惊,安静深沉。这就是心善渊,心像深渊一样,容纳百川而不乱。

与人交往,也要深沉而安静,不到说话的时候就不说,当你要表达的时候就要直击要害,说多必然会有错说漏说,容易被别人抓住把柄。

那些成功的商人都懂得深藏若虚,把好的货品好好藏起来,好像自己和其它人一起也没有,为什么要这样呢?

因为别人一旦知道了你有好东西,一定会引起别人的觊觎之心,或偷或抢,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3.与善仁

前几年网络上流行一句话:”你只负责善良,上天负责考量“。

这就是说,与人相交要保持善良,给人方便,与人为善。看到别人有困难,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像水一样,所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而这个不争就很妙,还有一句话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就是老子的智慧,你对别人好,与人为善,不与人争,就会得到别人的认可,最后反而得到了一切。

4.言善信

做人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这点在今天的社会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人生信条。人无信不立,就是这个意思。

这和水有什么关系呢?老子认为,平静的水面可以反映出人的真实面目。那么为人处事也一样,你说话做事,也要反映真实的情况。说话要名副其实,不要夸张虚伪。

5.正善治

这点主要指为政者。统治者要如何才能治理好这个国家呢?也要学习水的品质,水有个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清澈,清明,透明。水可以把一些不干净的东西洗干净。

一个善于治理国家的统治者,一定懂得学习水的品质:清明、公正、公平、有效率,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爱戴,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6.事善能

这点非常有意思。事善能,就是做事有效率、有方法、有效果,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灵活而有效的调整,随形而化,顺势而行。

用一个圆形杯子装水,他就变成了圆形,用方形装水,他就变成了方形。

前段时间听到一个知名读书人提到了一个观点,他说什么叫有本事,就是命运随便把他丢在一个环境中。

他都可以就地展开实践,探索、分析、判断、试错,最终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快速成长起来。

这就非常像水的品质,水往低处流,而且往往低的地方都比较脏乱差,黑暗不干净,而水却能包容万物,滋养万物,越积越深,最终形成汪洋大海。

7.动善时

善时,就是善于把握时机。水在常温下是液态,到冬天就会变成冰,夏天就会被蒸发变成水气。水会因时而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形态。

我们能从水的这个特点,学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处世智慧,要成大事必须顺应形势,应时而动,因势而动。

雷军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虽然说得有点调侃,但其背后却有着非常深刻的思考。

展开剩余60%内容 »

道德经中水的品格包括的特征(关于水的品德和智慧概括)的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