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培训
首页 > 著名的沥青滴落实验原理及意义(证明沥青是液体的实验)

著名的沥青滴落实验原理及意义(证明沥青是液体的实验)

“滴沥青”实验直到今天已经做了93年之久,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这个实验还没有结束,一开始主持这个实验的两代科学家已经相继过世,接班人已经是第三代传人了。

那么,“滴沥青”实验有什么神秘之处吗?为什么科学家要锲而不舍、前赴后继的把实验做下去呢?

这篇文章,站长就跟大家聊聊这个曾创造过吉尼斯纪录的“滴沥青”实验。

沥青是固体还是液体?

在讲这个实验之前,站长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沥青是固体还是液体?

相信很多人会说,沥青这么坚硬肯定是固体啊?如果是液体的话人或者汽车从沥青路上踩过去怎么不会陷下去呢?

其实,沥青的真实状态还真是液体,只不过它的黏度是水的几千亿倍,所以在短时间内看不出流动性。在如今互联网发达的年代,我们在网上搜索出一大把的证据来搞清楚沥青是液体还是固体。但是在19实际20年代,要让接触不到互联网的人们相信沥青是液体的事实却是非常不容易的。

1927年,澳大利亚科学家托马斯·帕内尔教授为了给学生们证明沥青是一种黏度极高的液体,在众多学生的见证下,拉开了这个持续了93年的超级实验的序幕。

沥青滴漏实验的准备工作就进行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托马斯·帕内尔教授把沥青放在一个漏斗中,让它们静置了三年的时间,直到1930年才打开了漏斗,让沥青开始慢慢滴落。由于沥青的粘性太强,每一滴沥青滴落的时间大约需要10年,一直到帕内尔教授本人去世,他也没有亲眼见证过沥青滴落的过程。

这个实验因为托马斯·帕内尔教授的去世而被人遗忘,封锁在堆满旧物的柜子中,直到27岁的梅因斯通来到这里任教,在角落里发现了这个实验装置,才再次开展了实验。

梅因斯通接管这个实验后的一年,沥青滴下了第四滴,但因为他回家结婚,并没有亲眼见证到沥青的滴落。

随后的几十年,沥青滴下了第五滴、第六滴、第七滴,但由于梅因斯通在外地出差,也没有亲眼目睹,毕竟这个实验需要漫长的时间来等待,实验者又不可能无时无刻都在这个实验设备前。

第八次沥青滴落的时候,录像机已经出现,梅因斯通算准了滴落的月份,但本人因为出差,特地嘱托他的同事帮助他录下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可是在他回到学校后却被告知,因为同事操作失误导致“储存数据丢失”,沥青滴落的一幕并没有被保存下来。

而此时,梅因斯通已经从风华正茂的27岁帅小伙变成了头发花白的65岁老人,留给这位老人的时间不多了。

为了可以在有生之年目睹沥青滴落,学校特意为他升级了监控系统,并且开放了24时直播,向世人播放几乎看不出任何变化的沥青滴落,这个时候的沥青滴漏实验已经声名大噪,社会各界人士都在关注这个实验。

然而,一直到2013年8月23日这位老人去世,第九滴沥青也没有滴下,梅因斯通和这个实验纠葛了一生,但是没有一次可以亲眼看到沥青滴落。

在梅因斯通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2014年初,第九滴沥青“如约而至”,然而当年的烧杯中已经装了太多沥青。在第九滴即将滴落之时,负责该实验的怀特教授当机立断更换烧杯,结果不小心撞断了正在滴落的沥青。人们只好继续等待下一滴。

其实,在梅因斯通去世的头一个月,也就是2013年7月11日,科学家首次拍摄到了沥青滴落的镜头,但是并不是由梅因斯通的实验,而是在另外一个大学的另外一个相同的实验中,科学家见证了沥青的滴落,这个实验是在1944年7月11日,帕内尔教授在另外一个学校开展的相同实验。

下面这个动图记录了沥青低落的一幕:

如今,梅因斯通的漏斗中的第十滴沥青正在缓缓成形。而这个实验也早已找好了接班人,他也是一位昆士兰大学物理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梅因斯通的学生。

由于现在整个装置被搬到空调房中,恒温状态下滴落时间预计延长到13年,所以直到2027年我们才有可能看到下一滴滴落。目前该实验装置不仅被24小时监控,也被24小时直播,全球人民随时可以观察它,希望届时有幸,我们可以完成两代教授共同夙愿,记录下沥青滴落的一幕。

“沥青滴落实验”的意义

根据漏斗中的剩余沥青推断,做完这个实验还需要100年的时间。很多人问了前前后后持续了93年之久,已经熬死2位教授,是不是有什么重大的科学发现呢?

很遗憾的告诉大家,这个实验其实很简单,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特殊的科研突破。

这个实验做大的成就就是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奖,不过是搞笑诺贝尔奖。

但是对于科学界来说,这个持续八十几年的实验,其意义已经不止于证明沥青是液体。它昭示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严谨、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借用梅因斯通的一句话说:“自然界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预测,这也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品。”

展开剩余60%内容 »

著名的沥青滴落实验原理及意义(证明沥青是液体的实验)的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