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培训
首页 > 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明代家具艺术特色概括起来有几点)

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明代家具艺术特色概括起来有几点)

古家具市场上流传一句话,叫做“十清不抵一明”

表达可能有点夸张,但意思很明确:明式家具的艺术价值,清式家具坐飞机也赶不上。

黄花梨木圆后背交椅 明 上海博物馆藏

这种超然地位不仅体现在国内,明式家具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度甚至比在国内更高,被国际收藏界、家具界公认为“无法超越的巅峰”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要问了:明式家具到底好在哪里?凭什么被这么多人推崇?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明确一点,明式家具指的并不是明代的家具。比如下面这张画桌,虽然产自清代,但仍然属于明式家具的范围内。

紫檀木裹腿罗锅枨画桌 清 上海博物馆藏

严格来说,明式家具是明朝中叶到清朝初期,也就是明嘉靖、万历到清康熙、雍正这两百多年间生产的,造型简洁、装饰适度的家具

而这些家具之所以在此后几百年间征服海内外,是因为从以下几个角度都做到了极致。

用料

根据明式家具第一人王世襄的定义,明式家具的一大特点是材美工良。

其中材美,是指明式家具多采用贵重的硬性木材,如黄花梨、紫檀、鸡翅木、铁力木等。

黄花梨透雕靠背圈椅 明 上海博物馆藏

紫檀扇面形南官帽椅 明 上海博物馆藏

铁力木四出头官帽椅 明 上海博物馆藏

明成祖年间,郑和率领两百多艘海船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到访越南、爪哇、泰国、马六甲、柬埔寨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完成贸易返航的时候,由于货物减少船的吃水变浅了,遇到风浪非常容易倾覆。

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局部 明

为了航行安全,船队选择用这些地区的特产——密度大、份量重的优质硬木压舱,从而带回了大批的名贵木材。

这些木材质地致密、色彩沉穆、纹理别致,制成家具之后不仅有独特的装饰效果,且不易变形开裂,能够保存千百年不坏。

黄花梨木插肩榫翘头案 明 上海博物馆藏

黄花梨木夹头榫翘头案 明 上海博物馆藏

硬木尤其是名贵硬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

我国的硬木资源本就不丰富,加上上千年来的不断采伐早已面临枯竭。这些来自海外的优质硬木,为中国传统家具在明代到达顶峰奠定了基础,也使得明式家具能够传承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结构

家具是人们起居方式的集中体现。

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都是席地而坐,家具只有低矮的几、榻、小屏风等。

打虎亭汉墓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和佛教的传入带来了“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高型家具开始出现。

然而起居方式的转变是个漫长的过程,在此后的几百年间席地而坐与垂足而坐并存,高低型家具并用。一直到宋代,高型家具才真正普及,形成了包括床、榻、桌、椅、凳、箱、柜、架在内的,较为成熟的家具体系。

《听琴图》 赵佶 宋

高度的改变带来了结构的变化。

宋代以前,家具运用的是低矮的箱形壸(kǔn)门结构,最明显的特点是家具的支撑结构不靠腿足,而是像箱子一样靠四面的侧板,所谓壸门就是侧板上的镂空孔洞。

宋代家具受当时建筑技术的影响,采用了木构架建筑的梁柱式框架结构,用立脚和横撑充当柱和梁,有效分解人体荷重,使家具的结构更为科学合理,也更为节约用料。至此,传统家具的形制和结构基本定型。

箱型壸门结构——《北齐校书图》 南北朝 杨子华

梁柱式框架结构——《竹榻憩睡图》 元 佚名

明式家具沿袭了宋代家具的梁柱式结构,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进,使家具结构更加成熟完善,各部位的有机组合提炼到简单明确。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对榫卯结构的完善:梁柱式结构的各构件之间都是通过榫卯联结,然而在宋代之前榫卯工艺尚不纯熟,还要使用到钉子;到了明代,榫卯结构已经发展到顶峰,组合形式可多达上百种。

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工艺精确、扣合严密,能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又不违背木质天然形成的纹理及特质,堪称“天人合一”。

部分榫卯结构种类

此外,明式家具的造型尺度更加科学合理。

如今经常听到的人体工程学,是20世纪50年代才兴起的概念,而早在明代,家具制造中已经运用了相关科学知识。

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明式家具的代表——椅具的设计:人体脊柱在自然放松状态下呈“S”形, 椅背靠板也相应地做了“S”形设计,既具有视觉上的美感,更具有触觉上的舒适感。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明 上海博物馆藏

直到今天,明式家具的造型仍然被大量运用,其基本尺度也仍然被现代家居造型设计所借鉴,足见其科学性。

审美

明朝时,在江南尤其是苏州地区,兴建园林成为一种时尚,出现了大量私家园林。

而园林需要大量家具进行布置,一般是在建园的过程中就根据建筑物的进深、开间和使用要求来设计家具的种类、式样和尺度,由此,在厅堂、书斋、卧室等场景有了成套家具的概念

但影响还远不止于此:私家园林的主人普遍是能书善画的文人墨客,园林是他们重要的社交场所,也象征着他们的生活和艺术品味,为了园林的尽善尽美,往往会亲自参与家具设计。

因此可以说,明式家具代表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正是这些人的参与,赋予了明式家具质朴典雅的气质,使之达到传统家具的美学高峰,至今无人超越。

黄花梨南官帽椅成对 香港退一步斋藏

黄花梨木霸王枨条桌 明 上海博物馆藏

黄花梨木五足内卷香几 明 上海博物馆藏

明代文人在家具设计中大量参考借鉴了宋画中的家具造型,宋朝文人士大夫崇尚理学,受其影响家具造型也以直线居多,没有大面积的雕刻装饰,尺度严谨,比例优美,是理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蕉荫击球图》 南宋 佚名

明式家具继承了这种审美标准,造型典雅隽秀,线条流畅而简练,既有一种的文人儒雅文秀的气质,又给人朴素自然的观感。

而这种不饰繁华、简约凝练的艺术风格,与现代设计所推崇的“少即是多”的美学理念不谋而合。

黄花梨木夹头榫翘头案 明 上海博物馆藏

黄花梨木四足八方香几 明 上海博物馆藏

黄花梨束腰灵芝三弯腿榻 明末清初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中心藏

工艺

明式家具的一大特点,是一改大漆家具的传统,遵循材料本性,保留了木材原本的色泽和纹理。

这一方面是由于名贵硬木本身色泽沉郁,天然纹理更是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例如黄花梨纹似“鬼脸”、鸡翅木的纹理形似羽毛、榉木的纹理呈宝塔状……

鬼脸黄花梨——黄花梨折叠式镜台 明 上海博物馆藏

另一方面则得益于明代家具制造工艺的改良:平木工具平推刨在明代中叶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硬木表面可以被精加工到平直光滑的程度,无须再髹涂漆层,促进了家具从重髹漆到不髹漆的转变

不仅如此,明式家具从选料、配料到木工、打磨,每一道工序都精工细作、无懈可击,这一点从攒斗工艺就不难看出。

“攒斗”是指把小块木料,通过榫卯结构拼接成有规律的几和图案,安置在红木家具需要的装饰部位,比如床榻的围栏、橱柜的栏杆等,带来空灵、疏朗的美感。

攒斗的用料都是制作大件家具剩余的边角小料,制作过程中,各个短材的开榫、凿卯形式多变,又要求整齐划一,工艺繁复而又要求精准,堪称明式家具精工细作的代表。

铁力木床身紫檀木围子罗汉床 明 上海博物馆藏

黄花梨月洞门架子床 明 故宫博物院藏

明式家具是形式与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其清秀的造型、匀称的比例、明晰的线条,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家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气质。

发展到今天,明式家具的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明清时期的古董,而是成为一种艺术风格的代名词。欢迎大家打卡宝库匠心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包天伟的红木家具空间,近距离感受这种艺术风格的魅力。

展开剩余60%内容 »

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明代家具艺术特色概括起来有几点)的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