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培训
首页 > 黄金台的典故出自哪里(燕昭王筑黄金台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感)

黄金台的典故出自哪里(燕昭王筑黄金台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感)

藏在古诗词里面的故事:黄金台。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时期浪漫主义诗人,有“诗鬼”之称,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等齐名,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中唐时期藩镇之间和讨伐藩镇的战火此起彼伏,从未终止。战争中的种种传闻,从烽火漫天的战场不断地传来,其中有失败的消息,也有胜利的凯歌;有怯懦的败将,也有奋战卫国的英雄。

李贺非常关心各地的战事,有一天他离开京城来到雁门郡(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时,写下了一首传诵千古的著名诗篇《雁门太守行》。诗的全文如下: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此诗既描写了敌人的来势凶猛,又展现了我方将士的泰然不惧;既描绘了战场上的惨烈景象,又赞颂了将士们迎难而上不怕牺牲的精神。最后通过“黄金台”的故事展示了将士们报效国家报效朝廷不怕牺牲的坚强决心。

“黄金台”典出《战国策》:燕昭王希望招贤纳士,筑台拜谋士郭隗为国师,引来各国人才的故事。台上并没有黄金,之所以叫黄金台,是因为郭隗用了一个以黄金买千里马骨头、引来千里马的故事打动了燕昭王。

据《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即位后很想成就一番伟业,但苦于缺少治国安民的人才,整天闷闷不乐的。

谋士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大意是:某国君愿意用千两黄金买千里马,但始终未能如愿,有一次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匹千里马,便派手下带着黄金去购买,但手下人到达的时候,马却死了,派去买马的人就用五百两黄金买下了千里马的骨头。

国君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把死马的骨头买回来有何用呢?

手下告诉国君说:您连死马骨头都舍得花五百两黄金,更何况活马呢?我们的这一举动必然会引来活的千里马。后来真的有人送来了三匹活的千里马。

郭隗还提醒燕昭王说:国王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别人看到像我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王重用,那些比我更有本事的人,必然会闻风而至。

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拜郭隗为国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便引发了“士争趋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不多久燕国便由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

燕昭王也成为了燕国800年历史上最贤明的君王,使燕国成功跻身“战国七雄”之列。

传说中的黄金台遗址有多处,主要有北京、河北省易县、定兴县、固安县,以及定兴县内高里乡金台陈村与北章村。在所有这些遗址中,定兴县高里乡北章村可能性最大(有说金台陈村和北章村的两个都是,一个拜郭隗,一个拜乐毅)。

此处遗址占地约40亩,高约20米,台顶平台约15亩。台顶后建有昭王殿,殿前凿有一井,后人称金台古井。传说每值夕照,通过殿内宝镜反射,井内呈现类松似柏的奇妙影像,为定兴县八景之一—金台夕照。

展开剩余60%内容 »

黄金台的典故出自哪里(燕昭王筑黄金台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感)的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